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玛硒洛沙韦…“流感神药”你选对了吗?
当你发烧、头痛、肌肉酸痛,怀疑自己中了流感“大招”时,真想立刻拥有一颗“流感神药”来终结这一切。
当你发烧、头痛、肌肉酸痛,怀疑自己中了流感“大招”时,真想立刻拥有一颗“流感神药”来终结这一切。
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一级巡视员杨洪丰介绍,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已征集群众及经营主体提供的问题线索7415个,查办违法案件4516件,罚没金额6876.91万元,责令3611家主体整改、涉及金额382.42万元,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违规违纪线索95条,取得阶段
"央视主持人李梓萌亲自推荐,这款鱼油能治头晕手麻!"当你看到这样的直播间宣传时,是否会心动下单?2025年6月,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全国首例AI仿冒央视主持人带货案,揭开了普通糖果被包装成"神药"的黑色产业链。
一款尚未上市的抗癌新药,撬动百利天恒(688506.SH)千亿市值,实控人朱义直登四川首富。9月29日,公司第三次递交港交所主板招股书,保荐机构为高盛等。
私域直播,本该是品牌与用户的“近距离沟通”,却被一些人玩成了“精准诈骗”。他们打着“养生讲座”“专家答疑”的幌子,把普通商品包装成“神药神器”,甚至伪造认证、虚假文号、数据造假。如今,监管铁拳落地,谁也别想跑。
当央视主持人李梓萌的脸出现在某直播间,信誓旦旦推荐一款"能治头晕手麻"的深海鱼油时,88万观众中谁能想到,这竟是一场AI精心编织的双重骗局?2025年6月,北京市场监管部门首次对AI仿冒名人带货亮剑,撕开了这条"糖果变神药"的黑色产业链。
通过“伪科学养生课”“专家一对一咨询”等形式诱导营销,将普通商品包装成医治百病的“神药”“神器”,无资质产品伪造或冒用批准文号、认证标志等……针对私域直播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场监管总局15日召开“整治私域直播虚假宣传违法行为”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治理成效
“因为自控力一般,想短期快速瘦下来,决定自己打药试试”“想减肥,了解到一个好东西,随便吃躺着就能瘦”“口服司美,一个月掉了13斤,好爽”“打了15针,瘦了快40斤,继续加油”……在社交平台上,有大量“减肥神药”的传说。《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这些“神药”实际上
已持续15年的强生爽身粉致癌诉讼再现新案例,近日,美国医药巨头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因其含滑石粉的爽身粉产品具有致癌性,被判赔偿9.66亿美元。
然而,随着“银发经济”兴起,一些不法分子以“保健神药”“低价旅行团”“投资养老”等项目为诱饵,瞄准老年人对健康养生、关怀照顾、养老储备的焦虑,通过打感情牌、走温情路,让老人跌入“银发陷阱”。
宁波警方披露的一起保健品诈骗案引发全国关注。犯罪团伙将每盒成本不足28元的普通中成药包装成“国医大师特制神药”,以一疗程7.2万元的天价向老年人兜售,全国上千名老人被骗金额超千万元。这场精心设计的骗局,暴露出保健品行业乱象与老年人健康焦虑的双重困境。
近日,蛟川派出所接到77岁的刘老太报警,称自己遭遇了保健品诈骗。据了解,刘老太接到一个自称是“国医大师助手”的陌生电话,对方承诺可以“包治”她的病,但要求她不要前往其他医院或购买其他药物。几个小时后,“国医大师”亲自来电,称只需要三种药便可治好刘老太的病,并强
那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高科技保健品”,成本可能不足10元,转身就以5000元的天价卖给老人。利润高达500倍的背后,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诺和诺德(NVO.US)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公布两项针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后期研究结果。这些试验使用的是口服司美格鲁肽,这是该公司重磅糖尿病药物Ozempic和减肥药Wegovy的关键成分。研究结果可能对该公司股票产生重大影响。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刻,在加班到凌晨的时候觉得烦躁,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突然感觉自己很孤独,也在空荡荡的废弃火车站。需要有一个人陪。打开手机号码簿,却找不到一个人来述说,甚至于某天醒来,凝视蓝天,全身提不起劲儿
刷到70岁吕良伟扎马步的视频时,谁没被狠狠震撼过?这位顶着30岁精气神的老牌男神,和同龄老人站在一起像跨了代,而他公开的秘诀里,运动排在第一位。与此同时,2025年《老年科学》杂志的一项重磅研究更给运动抗衰添了实锤:对9.5万名运动员的分析发现,选对运动能多活
“李阿姨,您孩子最近又肚子疼啦?”小区楼下的诊所里,儿科医生王宇航正耐心问诊。李阿姨急得直搓手,她的小孙子乐乐最近总是胃口不好,一点点感冒、拉肚子,家里人就会赶紧给他买“网红益生菌”。“邻居说,益生菌什么都能治,增强体质、治便秘、调节过敏,还能‘补脑’?”李阿
神药 儿科 益生菌 湿疹 jamapediatrics 2025-09-30 13:34 6
2025 年,在一场北上广深的饭局上,你很 容易 会 遇见 这样一位朋友: 他 也许 曾经 大腹便便 ,如今却身材瘦削, 即使 顶着 一张 凹陷 的 脸 也 挡不住 重拾自信 的 容光 。 而 纵使 对方 宣称全靠节食和运动,一个名字也几乎不可避免地在你心头盘
“一开始是在群里听讲座、答题领红包,后来就是在群里的带货直播间看各种‘狗血’剧情,买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近日,北京市民江女士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自己72岁的父母最近常常沉迷于在微信群里的各种直播间购买商品,包括保健品、三无化妆品等。
如果药物也有“江湖地位”,阿司匹林绝对是那个开宗立派的老前辈。从1899年问世到今天,它早已完成了从解热镇痛到心梗防治的多重角色切换,堪称医药史上的“流量担当”。然而,这位“百年老将”并没有困在旧功劳簿里,而是不断刷新存在感:从痛风到代谢病,它的身影屡屡出现,